微信扫一扫
千年大计,教育先行。近年来,乳山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依托精致城市建设,推进全市教育体育工作由均衡化、优质化向精致化发展。
针对城区公办幼儿园不足的问题,乳山投资1.4亿元,完成了松山路幼儿园新建工程,启动了光明街、西环路、海峰街等3处城区幼儿园建设工程,扩增优质公办园资源,满足群众需求。目前,松山路幼儿园已经完成招生工作,其他3所公办幼儿园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到2020年,乳山将逐渐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民办幼儿园为辅的学前教育布局,构建起“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设施来承载。除加大对学前教育投入外,去年,乳山投资1.6亿元,对全市范围内所有硬件不达标的学校进行改建,推动全市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乳山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扎实实施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工程,近年来新建及改扩建10所学校、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新增教学班150个、学位7140个,超前解决“大班额”问题。以争创首批“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为主线,投资实施了5大类27项教体设施重点工程,大幅提升了教育的优质均衡水平。目前,全市所有学校的校园网络均实现了万兆到学校、千兆进教室,学校录播教室和普通教室交互式多媒体全覆盖,达成了“城乡学校共享优质资源,城乡师生共上优质课程”的目标,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向着教育现代化阔步迈进。此外,乳山还投资2.7亿元,建立了可同时容纳1000名学生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打造全国顶尖的实践育人新平台。
与此同时,乳山持续推进教育改革,不断创新教研形式,成功构建了融学、研、训于一体的大教研体系。尤其是在小班化教学、家庭教育、尖子生培养等重点领域实施了“精准教研”,组建了多支优秀教科研团队,极大地发挥了教育科研对教学的拉动作用。利用先进的录播平台和网络直播间开展常态化的网络教研,极大地提高了教研质量,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网络教研创新研究实验区。另外,教研中心自主开发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有效保障了实验开出率和实验课质量,受到教育部的高度关注和好评。目前,智慧教育平台、电子书包的应用研究正在有序推进,全新的教育生态正在生成。
乳山把争创特色学校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深挖教学潜力,打造办学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全市成功创建威海市级以上项目学校或示范学校16所,威海市特色项目培育学校9所,威海市特色学校5所,威海市心理健康特色学校4所,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园3所,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6所,初步形成了校校有特色的办学局面。
“我患肩周炎已经两年了,之前做过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效果都不明显。听说市人民医院疼痛科专家要来坐诊,我早早就过来了。经过专家治疗以后,感觉手臂可以自由伸展了,效果很好。”日前,在市人民医院午极分院,患者李先生说,他怎么也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就有市医院的专家前来坐诊,再也不用大老远跑去市里了。
自市人民医院紧密型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正式成立以来,该院心内科、神经内科、眼科、普外科、儿科等科室的专家定期到医共体单位进行坐诊、查房、手术以及技术指导。在为基层群众送去健康的同时,也提升了医共体单位的诊疗水平。
卫生健康事关民生福祉,直接影响群众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市始终坚持大健康、大卫生的工作理念,努力加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服务提升以及疾病预防等三方面的工作,使乳山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卫生健康综合监督示范市与首批山东省健康城市试点,并圆满通过国家慢病示范区和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市的复审,目前,乳山还正式启动了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市、医养结合示范市的创建工作。
自2012年乳山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以来,乳山不断加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方面严控药品价格,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药物制度,全市医疗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推行“两票制”,执行药品阳光集中采购配送。我市还积极完善分级诊疗以统筹城乡发展。2014年以来,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先后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东直门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齐鲁医院等上级医院展开深入交流与合作,通过远程会诊信息平台,实现网上预约挂号、远程会诊、远程医学教育,并组建了向上的“战略合作型”医联体。在此基础上,2017年市、中两院又分别与我市16个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全覆盖的“技术协作型”医联体,加强县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指导、技术扶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乳山还将“1+1”的紧密型医联体推广到“10+6”的医共体新模式,由市、中两院托管全市乡镇卫生院,并配套组建区域诊断中心,这标志着乳山“上下转诊、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影像中心和检验中心已正式上线运行,真正实现了群众足不出镇就能享受来自省内外名医的先进诊疗技术。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健康的需求,近年来,乳山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2017年,乳山正式启动了医疗综合体项目,并对其他公立医院进行布局调整,完善各医院的配套设施,为医院的未来发展预留空间,为医院的提档升级创造条件。目前,医疗综合体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三年交付使用,力争在2021年8月底前搬迁完毕。
此外,乳山积极引进高尖人才和设备。2017年以来,市医院先后购置了GE256排超高端螺旋CT、3.0T高端磁共振等先进设备,使各项诊断更加快速和准确。市医院还先后签约青医、毓璜顶医院,成立周岩冰工作室,积极对接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孙颖浩院士来我市建立院士工作站,打造骨科和泌尿外科等强势专科;与丰建伟医生集团正式签约,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进行会诊,让患者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眼下,在市区城南河两岸景观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工程车辆来往如梭,一派忙碌景象。
城南河两岸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是乳山今年实施的便民利民实事工程之一。该工程范围为珠海路至胜利东街,长度约1公里,河道宽度30米,两侧绿化宽度各50米,绿化面积7.1万平方米,铺装面积约3.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543万元。工程以城南河两岸绿化景观提升为主线,同步实施河道整治、中水回用、桥梁改造等内容。工程完成后将成为一处“文化运动公园与滨水景观带”为一体的城市公园。
近年来,乳山不断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强化规划谋划,深入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视城市综合管理提升,在建设精致城市上体现新作为。去年以来,乳山实施了总投资5.5亿元的43项城建重点工程,完成49.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文莱高速、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站开工建设,潮汐湖湿地公园建成开放……
在强化城市载体功能的同时,乳山镇村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去年,我市实施了冯家规模化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完成了南黄、乳山寨等5个镇的燃气“镇镇通”建设和7万多户农村无害化厕所、316户农村危房改造,改造农村公路82.8公里,打造了西尚山、后山于家等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大孤山、乳山寨镇获评“山东省美丽宜居小镇”,腾甲庄、大崮头、东尚山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乳山在精致城市建设中不仅追求“快”,更注重“细”,用“绣花功夫”来雕琢城市形象,从精致规划、精细建设、精致管护几个重要环节发力,做到规划、方案、标准各个节点精准化、精细化实施,并以优中选优、细中有细的态度,做优做细道路、绿化、供排水等工程,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去年以来,我市以改善道路质量为重点,统筹实施交通优化、管线综合等内容,实施了包括胜利街、世纪大道南段、黄山路、光明街西段等11项改造工程,总投资约1.2亿元,建设改造长度约12公里。道路建设改造过程中还实施了道路拓宽和路口渠化工程,车辆通行将更为顺畅,同时地下各类老旧管线同步实施改造,既提高了管网安全运行能力,又避免了后期重复开挖的弊端。
在改造城市道路的基础上,乳山厚植绿色基因,投资2600万元,新建和改造道路绿化项目10项。其中,城市道路节点绿化提升工程尤为引人瞩目。该项目对金银大道与世纪大道节点、世纪大道与山河街节点、光明街与浦东路节点等9处路口节点进行了绿化景观效果提升改造,截止目前已全部完工,提升改造面积约3万平方米。该工程在增加城市绿量,丰富生态绿网的同时,营造出曲带相迎,花林相映,一路一景的精致景观。
良好的城市水环境是精致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乳山坚持“以生态环境治理为重点,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的原则,投资1.7亿元,用于推进雨污分流及供排水设施建设等工程,以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率,避免污水对河道、地下水造成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结合雨污分离改造,乳山还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实施透水材料铺装、海绵型绿地建设、河道整治等工程,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要求严格落实于项目建设中。据市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实施海绵城市及雨污分流工程后,雨水能短时间内渗入地下,通过专用的雨水管道同生活污水分离,减少了污水排放,达到了控源减排的环保作用。同时,雨天道路积水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提升城市排污能力的同时,乳山还大力推进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和污泥处置中心项目建设,以实现污水排放水质提升和污泥无害化处置。目前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污泥处置中心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并开始运行。“污泥处置中心项目占地39.92亩,总投资4580.44万元,设计处理规模150吨/天,采用污泥‘压滤机压滤脱水+太阳能温室’技术,将污泥含水率由80%降至40%以下。”该项目负责人表示,项目运行后不仅可以有效处理我市所有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防止污泥造成的二次污染,而且脱水后的污泥可用于焚烧发电、制砖等用途,很好地实现了污泥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