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乳山,因境内一座形似母亲乳房的山峰——大乳山而得名。
因此,每每提及乳山,很多人都会想到“母爱”。其实,这里还发生过一段“乳娘”拼死保护革命后代的英雄事迹,她们用甘甜的乳汁、无私的大爱,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让革命的火种生生不息,让“乳山”更加名副其实。
红色文化必须永远高扬,红色基因必须代代相传。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进入新时代,乳山市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深切嘱托,自觉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积极打造红色文化传承高地。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制作
寻访活动再现伟大母爱
近日,乳山市启动“小远落——你在哪里?”寻访乳儿活动,对外发布首批查访的42条乳娘和胶东育儿所乳儿寻访线索和线索收集平台,在全国寻找当年胶东育儿所“乳儿”。
“‘乳娘’是1942年至1952年期间,中共胶东区党委在乳山境内组建的胶东育儿所里的英雄母亲群体。10多年的时间里,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用乳汁哺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乳山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小远落”如今已经成为胶东育儿所里1200多名“乳儿”的共同名字,他们是抗战期间乳娘用“乳汁”抚养的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截至目前,经过寻访和梳理,乳山市已查访部分乳娘养母及哺育乳儿和胶东育儿所儿童线索160余条。
“小远落——你在哪里?”寻访乳儿活动的启动,将曾经淹没乡间的“红色乳娘”走进公众视野。
1951年胶东育儿所全体合影
1942年,胶东抗战进入最艰难的时刻,八路军主力和党政军机关在突破日寇层层包围封锁中面临生死考验,被迫频繁转移,不得不为民族大义抛舍下刚入人世的亲生骨肉。当年7月,中共胶东区党委在牟海县(今乳山市)组建胶东育儿所,秘密从普通百姓家选取乳娘哺育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
23岁成为“乳娘”的肖国英,在日寇扫荡时,为了保护乳儿,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撂在逃命路上,抱着“乳儿”小远落跑到了山上。她曾说:“八路军打鬼子,把孩子交给俺是信得过俺,待孩子必须比俺的更金贵。”在马石山惨案中,中国军民伤亡近千人,其中民众伤亡至少826人。但期间育儿所分散在各个村庄的二三十个孩子,却在“乳娘”们的保护下无一伤亡。在枪林弹雨中抱着“乳儿”突围的“乳娘”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人在,孩子在,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住孩子!”
1946年春胶东育儿所大班小朋友合影
秉承大爱,在日军“扫荡”和多次迁徙过程的艰苦条件下,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共养育了1200多名革命后代,这些革命后代无一伤亡——在那个新生儿死亡率高达24%的年代,堪称奇迹。乳山“乳娘”,她们用质朴无私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之歌。
“乳娘精神”激发时代新动能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大型红色舞剧《乳娘》在国家大剧院震撼上演,“忠心向党 大爱无疆”的乳娘精神深深打动了现场千余名观众,赢得了持久的掌声。
舞剧《乳娘》以山东民间舞蹈元素为基础语汇,讲述了抗战时期发生在山东乳山革命根据地的真实故事,通过艺术再现胶东“乳娘”冒着生命危险哺育前线子弟兵后代和烈士遗孤的感人事迹。该剧是去年山东省重点打造的4部红色文化题材作品之一,也是精心打造的准备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献礼的作品,已在山东多地进行了巡演。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举行民族舞剧《乳娘》汇报演出、开展寻访‘乳儿’活动,就是想通过艺术的手段,将那段人间大爱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让‘乳娘精神’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生命力。”乳山市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由于抗战时期“乳娘”都是秘密抚育“乳儿”,很长一段时间内“乳娘”的事迹鲜有人知,加之档案散失等历史原因,寻访“乳娘”与“乳儿”的有效线索较少。从上世纪80年代起,乳山市相关部门开始挖掘胶东育儿所历史,查访“乳娘”事迹和保育员名单,梳理“乳娘”“乳儿”线索。数年来,乳山市40多个乡镇、部门的500余名干部走访了149个行政村、20多个城市、采访了30多名人物,征集了769件文物资料,编写了《关于胶东育儿所的历史材料》。
乳山还通过创作影视文学作品,组织红色书画联展、图片展、红色主题歌曲征集,举办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唤醒群众对“乳娘”记忆,让“乳娘精神”在交流互动中传承发扬。
俯瞰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乳娘精神,乳山还利用胶东育儿所原址民房,修缮了胶东育儿所基地,以文物陈列、照片展示、影像播放、展室复原等方式,让群众、党员干部重新解“乳娘”的感人事迹、感受“乳娘精神”。
胶东育儿所修复时,田家村17个老屋住户,不到3天时间,就完成了置换搬迁;70多岁的老党员沙典仁主动让出了自家的房屋,全家搬到苹果大棚居住。胶东育儿所开放之后,已过花甲之年的“乳娘”子女、亲属们自发担当起义务讲解员,一遍遍地为参观者讲解“乳娘”事迹。
党员干部在胶东育儿所接受党性教育
红色文化向来是我们党在前进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乳山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红色关爱”志愿服务、学“乳娘”当先锋、重温乳娘精神等系列红色主题教育,激发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红色文化感染和教育了乳山一大批党员干部,涌现出了全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先进典型邵本道、“齐鲁时代楷模”王伟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
红色基因融入城市绿色发展
作为革命老区的乳山,红色历史文化悠久,胶东育儿所乳娘是其中一个代表群体,这里还曾经发生过马石山突围战、双山突围战等英雄故事,拥有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八路军胶东兵工厂诞生地、济南军区总医院等红色文化载体。
近年来,乳山通过集中性打造,展示红色基因,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对马石山烈士陵园进行改陈布展,规划建设布展了许世友战地临时指挥所、山菊花电影展览馆、宫保田纪念馆、冯德英旧居、胶东特委遗址等40余个历史文化展览馆,打造了以马石山和胶东育儿所两个红色教育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46个村的红色文化沿线,成为乳山红色文化展示和红色教育的重要载体。
随着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逐渐深化,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乳山红色旅游悄然兴起,并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乳山市对马石山、胶东育儿所红色沿线46个村的历史文化、红色资源、古迹旧址实施保护性开发,聘请专家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重点对下石硼、东尚山、井乔家、青山4个村实施“红色改造”,将红色文化、风土民俗融入绿水青山,打造一批饱含红色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形成了一条百余公里的环形红色旅游线路。借助“红色之旅”拉动作用,今年以来,乳山市接待游客数量增长8%,旅游总收入增长10%,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俯瞰乳山红色沿线美丽乡村
“红色+绿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乳山人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发展血脉,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中。
坚持海陆统筹治理生态的理念,乳山通过持续开展海岸带生态环境整治、湿地恢复、人工沙滩和滨海公园等建设,不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通过露天烧烤整治、矿山资源开采治理、扬尘治理、“三废”污染治理、燃煤小锅炉整治等行动加大除污还绿力度,使乳山天空生态更蓝、更洁。
乳山还建立干部评价选拔“绿色标尺”,严格执行环保优先以及资源环境的“一票否决”,鼓励引进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先后有十多个过亿元的项目因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而被否决。眼下,以星宜新材料高端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新材料生产项目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科威机器人项目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一个个全新的产业正在乳山市兴起。
文章刊发于山东《支部生活》2019年第5期